连日来,福建联合石化码头业务团队员工积极投入“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进一步加强承包商监管和直接作业环节管理,解决设备运输、人手不足等难题,果断处置装置隐患,把攻坚创效行动落实在工作现场。
场景1现场检查
“近期防疫情境外输入和人员偷渡成为港口码头的重点工作,我们不能放松管理,降低标准,特殊时期,更要加强防范保证安全和生产平稳!”清明节当天,码头业务团队经理郑恒仁组织人员前往青兰山码头进行现场检查。正值原油轮靠港作业期间,他详细询问登船作业人员的防护,对青兰山临时隔离室和公共场所的消杀等提出具体要求。
“四合院卫生太差,请迅达公司和苏坛公司尽快安排整理!”针对四合院承包商人员和物资管理混乱的突出问题,郑恒仁提出了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确保工人人身安全和物资存放有序,消除隐患风险。
场景2调货
“供应商承诺可以随时来公司指导采样器安装,愿意配合公司按疫情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医学隔离。”周一团队晨会上,静设备工程师胡小虹长舒一口气,露出轻松的笑容。原来持续近6个月的鲤鱼尾库区G1005原油罐的动火检修结束,进入采样器安装阶段,可是,前期采购的采样器厂家因为所在地是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设备一直无法发货。为了赶回受影响的工期,胡小虹积极与供应流通部沟通协商,改由江西的厂家调货,有效缓解了工期压力。在他的主动协调下,还解决了青兰山G8511原油罐检修中亟待更换的中央排雨水管的运输障碍,近日将按期到货,为赶回两罐检修进度赢得了宝贵时间。
场景3复工
“两台原油罐的设备和人员基本到位,后续检修任务要按计划跟进安排施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团队设备经理陈风兴在承包商协调会议上认真地说。春节过后,G1005罐由承包商迅达公司在节日期间留守的6名员工开始罐顶动火检修,人手少,施工进度缓慢。受疫情影响,前期多数承包商员工未能返程复工。怎么解决施工人力短缺这一困难,陈风兴时刻关注疫情动态,联系迅达公司,陆续从受疫情影响较轻的地区召回8名施工人员,并安排返工人员进行两周观察隔离。
在隔离期间,他每天电话关心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反复叮嘱防控疫情注意事项,确保平稳度过隔离期。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近期又有多名承包商人员核酸检测合格后陆续返岗,为非常时期的装置运行提供了人员保障。
场景4处理隐患
接到福源码头人员报告:“三千吨泊位操作室后的丙烯线腐蚀穿孔,需立即打管卡处理,而且多处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对讲机里的报告后,团队生产经理吴财华立即安排泊位相关负责人沿线仔细排查,对腐蚀部分逐一统计并建立台账,经由港调汇报发通知单。第二天,这条管线的隐患整改施工方案已经提上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