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公司监督委员会召开2022年二季度全体会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监督委员会主任刘向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杨飞主持会议,监督委员会成员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论述摘编》以及马永生董事长在安全生产警示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相关单位汇报了集团公司党组巡视整改工作进展以及年度重点监督任务完成情况;党委组织部汇报了整治突出问题规范党务工作的自查情况;党群工作部汇报了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安全环保部汇报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活动开展情况。
刘向东就做好下一步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提了三点要求:
一、要在筑牢风险防线上取得更大进展
一是防范政治风险。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检查,引导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懂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时时处处向党中央看齐,扎扎实实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表面文章,在执行过程中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使党的意志、主张、意图在公司特别是合资企业中得以有效贯彻与实施,落地见效。二是防范安全风险。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创造安全稳定环境责任重大。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围绕特殊关键时期更好地发挥“大监督”优势,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督监管职责,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员工时刻绷紧安全思想之“弦”,切实扛起安全应尽之“责”,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防范廉洁风险。把专业部门纳入监督委员会的目的,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实现权力阳光化,防范化解业务领域的廉洁风险。各成员单位要站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高度,充分利用大监督平台,把预防工作做好,针对本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尤其是各类违规违纪案件,从中查找和发现廉洁风险,及时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强化教育,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变成大塌方。
二、要在优化监督方式上取得更大进展
一是进一步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决策过程、过程管控、问题处置等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梳理业务领域风险和漏洞,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把监督理念植入制度设计、嵌入治理体系,构建符合企业实际的、系统化的“大监督”制度体系。通过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企业管理层面的制度漏洞、风险漏洞,达到发现一个问题、健全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效果,不断丰富“大监督”工作的内涵外延。二是进一步发挥责任追究的震慑作用。集团公司出台了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责任追究工作程序规定,为监督“长牙”“带电”提供了制度保障。要按照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制化监管的部署安排,强化违规责任追究和落实,坚持违规必究、追责必严,以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监督委员会要做好责任追究的统筹指导、督促推动、考核奖惩工作。三是进一步发挥敢于斗争的亮剑作用。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领导干部对苗头性问题、不合理现象失察失管,甚至熟视无睹。强化监督必须动真碰硬,对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令不行的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不手软。要把握好监督和支持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运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让监督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三、要在提升监督效能上取得更大进展
一是坚持统一领导。要加强党对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把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与合规管理、内控风控等制度有机结合,打造贯通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内监督和企业监管的重要平台,推进监督职责再强化、监督力量再融合、监督效果再提升,建立以党内监督为主体、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的运行机制,充分激活大监督神经末梢。二是坚持齐抓共管。要纠正监督只是纪检部门独角戏”的认识偏差,形成“多方搭台、共同唱戏”的良好局面。监督委员会要履行好预防、监督、调查、处置和督促整改的职责,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横向上协同到边;成员单位要根据业务线条管理,切实发挥好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干部监督、财会监督、法律监督、内控监督、民主监督等作用和优势,层层明确监督责任,纵向上贯通到底。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要结合公司“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盯住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巩固深化“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督促推动“严肃财经纪律、依法合规经营”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狠抓安全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不放松。以制约和监管权力运行为重点,以激励干事创业和担当尽责为目标,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创新监督理念,明确监督责任,完善监督举措,以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用好。